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全国版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1页
1/69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2页
2/69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全国版 课件_第3页
3/69
【解析】C。表条件,“那么”。A.介词,“在”;介词,“跟,和”。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却,但是”。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考题1【解析】C。助词,“……的东西”。A.助词,“……的人”;助词,放在主语后面表判断。B.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D.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考题2【解析】C。介词,“按照”。其余三项均为介词,“用”。考题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内涵。1.“常见文言虚词”,指明了考查范围。从文言词性上看,介词、连词、助词、副词、语气词(语气助词、语气副词)都归于文言虚词,而表指示和疑问的代词往往也划归于文言虚词。高考该考点的命题范围一般包括以下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在文中的意义”,指明了考查条件。文言虚词是相对于文言实词而言的。一般来说,文言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谓宾、定补状等主要成分;而虚词在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意义,有时甚至只是起语法上的辅助作用,一般不充当句子成分。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没有实词那么“实在”,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也会被赋予相应的逻辑关系上的意义。而这些“意义”都是特定的,也是灵活的,只有在一定的句子中才能确定,高考就以“语境意义”作为考查条件。3.“在文中的用法”,指明了考查重点。这里除了同样要以“在文中”作为条件外,还要注意理解“用法”。所谓“用法”,是就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而言的,往往对实词起组合、连接、修饰和辅助等作用。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结合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来考察它的具体作用。近几年,高考题考查范围一般都遵循当年的《考试说明》的规定,同时,历年来,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之”等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这18个虚词是从几十个文言虚词中精选出来的,在历年的高考中都有出现,尤其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词的出现频率为最高。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以《考试说明》所列的18个虚词为重点,同时又要适当拓展,熟悉其他一些常见虚词。复习时,首先要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特别是结合典型例句来识记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顺利迁移,同时了解一些推断虚词意义的方法和技巧,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虚词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十分灵活,意义也随之多变。所以要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与用法,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并要牢固文言识记一些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来形成知识体系,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推断文言虚词的重要方法:方法系统1:语法推断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他词组合的关系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推断文言虚词的重要方法:方法系统1:语法推断【例】①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曹刿论战》)③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推断文言虚词的重要方法:方法系统1:语法推断【解析】①句中,主语陈涉承前省,他停下耕种走到田垄上。“垄上”是“之”的宾语,显然“之”为动词(实词),意为“去”“往”。②句中,“小大之狱”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推断文言虚词的重要方法:方法系统1:语法推断【解析】③句中,“秦之咸阳”为偏正结构,“咸阳”是中心词,“秦”是限制词,“之”显然为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推断文言虚词的重要方法:方法系统2:结构推断有些文言句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 第1章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全国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