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上母书夏完淳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将文中抒发情感的句子进行整合,用一句话写出承载在文字中的深刻意蕴。•2.梳理出全文寓理于情的抒情脉络,通过比对总结出文本的结构特点。•3.分析中国文人秉持的价值主张,评述作者复杂的情感。看一看•明末诗人、抗清志士。•聪明早慧,七八岁能诗文,十二岁博极群书,知军国大事。•随父抗击清军。兵败父死,同老师组织义军继续斗争。•为清兵所捕,慷慨就义,年仅十七岁。想一想•1.了解古代一般书信的特点。•2.此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与一般家书结构上又有哪些不同?这封遗书不是普通的家书,他要告诉家人什么?文中信息所托之事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托付母亲给两个姐妹他向家人倾诉了哪些情感?仿照示例将文中的信息一一找出。文中信息所诉之情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亡国丧父之痛结合对全文情感的梳理,谈谈你对夏完淳忠孝观的理解与认识。从夏完淳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内核?课后练习狱中血书(明)杨涟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春风,于我何有哉?——碧血录试比较《狱中上母书》《狱中血书》结尾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布置作业•课下自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革命者的情怀。•交流作文《我想对你说》,互评,修改,完成作文升格训练。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图陈毅题词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