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杜枚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字词•廊腰缦回•钩心斗角•囷囷焉•不霁何虹•妃嫔媵嫱•梳晓鬟也•焚椒兰•辘辘•杳不知•剽掠•鼎铛•迤逦•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囷囷•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为ēpáng.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阿房宫•关于阿房宫建造的时间、原因、地址及规模,《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贾山传》、《水经注·渭水》等都有记述;《史记》记述如下:•(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来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为依据,通过想象写成的。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百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阕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史记·项羽本纪》原文译文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说说你对阿房宫的总印象。想想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1、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2、地理环境3、占地广4、建筑物之高5、建筑群布局(全面安排)6、楼阁之多7、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8、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9、宫中的歌舞之盛1、代价之巨大——蜀山兀2、规模之宏大——三百余里3、楼阁之密集——几千万落4、构建之精妙——长桥复道5、歌舞之极盛——气候不齐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美女的?二、你能分析这些宫女的心理流程吗?1、述其来历(1)2、状其梳洗(2)3、言其美貌、诉其哀怨(3、4、5)(希望——失望——绝望)美人之多,多在妆镜多;美人之多,多在晓鬟多;美人之多,多在弃脂多;美人之多,多在椒兰多。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宫人冢尽是离宫院中衣,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死时。(1)重点实词六王毕,四海一毕:完了,结束。一:统一。北构而西折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不霁何虹霁:雨后天晴。名作动(2)古今异义直走咸阳走:趋向今多指行走钩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