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作家作品简介1.1.作者:作者:施耐庵施耐庵,,小说家小说家。。2.2.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水浒水浒》》又名又名《《水浒水浒传传》》,我国,我国。。我国文学史上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元末明初元末明初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名著之一第一部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解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原章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①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②“风雪”:是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③“山神庙”: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林冲简介•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水浒传》主要人物•呼保义宋江入云龙公孙胜•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大刀关胜•小李广花荣行者武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培养学生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读文本,理清小说情节发展和林冲情感变化的线索。(2)解决“为什么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这一问题,进而认识小说的主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2)学会辩证看待中国的“忍”字文化。梳理情节梳理情节1.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中心事件。2.紧扣中心事件用精练的语言概述情节。沧州遇旧密谋害林冲听说陆谦到来接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刺杀仇敌情节复述(1)开端(2~5)发展(6~9)发展(10~12)高潮和结局林教头沧州遇故旧陆虞候密谋陷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小说的情节及结构合作探究1.赏析巧妙的情节设计(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合作探究(1)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作用: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③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