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型区角活动准备区域活动是让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学前幼儿的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置了一个区域——“好又多”乐购超市,给了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等等。模拟了一个超市场景,使他们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去操作、交流、合作、探索,体验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也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运用的更加自然、愉快!那么,如何组织开展好“超市”游戏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们超市区域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最基本表现形式,它广泛存在于幼儿教育的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我们必须重视师幼互动,只有让爱成为基石,才能构建出有效的师幼互动基础。一、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的思考区域活动是幼儿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对于幼儿主体性发展与培养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获得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区域活动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外部行为特征之一,它是幼儿进行活动的依赖凭借,有无活动材料是幼儿活动的一个指标。幼儿区域活动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活动材料来进行,有无活动材料往往成为幼儿是否能够开展活动的一个指标,可以说活动材料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课本”。但是目前在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区缺乏适宜和丰富的材料,幼儿能拿在手里操作的玩具与活动材料不仅数量非常有限,而且种类也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活动,要实现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设想是很困难的,更别想能对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有促进意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上买不到幼儿园需要的、合适的、现成的活动材料,我国活动材料的开发与研究,远远滞后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要求,因此,为幼儿区域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是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以活动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模式的迫切需要。激发幼儿创造性地用不同的记录形式表达自己在活动中感受。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区域中活动的幼儿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评价,促进幼儿有感受共同分享,有经验共同交流,有问题共同探讨,加强幼儿间的互相学习和模仿,为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幼儿进一步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二、做好游戏前的准备(一)、制订游戏目标。在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水平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目标,应有所不同。(1)了解超市角色游戏的分工和岗位的职责。(2)了解超市的组成部分、区域划分。(3)了解商品的分类,购物的程序。(4)能乐意到“好又多乐购”超市参加游戏,以愉快的情绪体验各种角色。(二)、知识经验的准备角色游戏是儿童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掌握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开展的基础。《新纲要》也强调: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首先是让家长带孩子实地参观“超市”,了解营业员、收银员、促销员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观察“营业员”是怎样向顾客介绍商品的?收银员又是怎样给顾客结账的?……通过观察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对营业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其次,幼儿园组织晨间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的感性经验。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购物的,再让幼儿说说营业员是怎么跟你交流的?(营业员怎么介绍商品、收银员怎么结账等)最后将他们的工作流程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张贴在超市区,供幼儿学习模仿。(如:保安、促销员、收银员、营业员的服装、站姿等等)(三)、物质材料的准备。超市的货物的来源于大型超市,如: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还有好吃吧的外卖食品、DIY乐园的手工品、彩虹花艺坊的鲜花等等。利用家庭资源,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