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竖笛的启蒙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体会舒莉娅《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指出器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因子,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发展才能,提高整体的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器乐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持久性不是很强,布置的课后练习大部分学生也不能完成。基于这点,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者,就必须要认真的落实好每堂课的练习时间、练习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练习的整体效果。通过实践我认为学生初步接触竖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第一课要精心准备,激发兴趣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因而,在起始课中设计玩玩、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们了解了竖笛的知识后,应及时进行竖笛演奏,以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此时,选择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作为范奏,并配以相关伴奏音乐及与音乐相符的画面背景,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现的美好意境所吸引、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热爱竖笛打下基础。二、优化教学结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大纲指出:在竖笛教学中应遵循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化教学过程,采用示范式、分解式、欣赏式、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竖笛。例:《洋娃娃与小熊跳舞》4/41234|55543|44432|135-|1234|55543|44432|131—||在我声情并茂的范奏之后,让学生识唱旋律,找出乐曲中的异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两句旋律只有结束音不同,这样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快就消除了。再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学生们在竞争情绪的驱动下,很快就学会了。此时,再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学吹另一乐句。这样,同学们兴味盎然、轻轻松松地学完了全曲,初尝了成功的喜悦。三、为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在竖笛教学中,我还将课堂化为舞台,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在教室设置本周“小乐手”排行榜。每节音乐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吹奏表演,然后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的形式评比,最后优者上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器乐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好。清芬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