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具有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等特点。高考试卷对小说的考查往往抓住其自身的特点来设题。小说阅读的选材多以中外名家小说为主,考查重点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对作品主题的挖掘和表达技巧的把握等。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和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片段、情节或某一场景是命题的重点。如2010年辽宁高考卷中的小说就选自王安忆的一篇短篇小说。外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高考试卷,如欧·亨利、莫泊桑等,在平时训练中要重视起来。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也将是考查的热点。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在复习中,首先要重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要对其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总体的艺术特色有一些了解。其次,可以有意识地多关注中国当代名家的小小说,如铁凝、汪曾祺、阿城、贾平凹、王安忆等,了解他们的作品风格及特色。就具体命题内容看,小说阅读的题型主要有七类:1.分析形象。要求能分析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能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或分析小说中某一物象的特点及作用。2.梳理情节。要求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各部分。3.品味语言。要求能理解小说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能对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能从宏观角度来评价作者的语言风格。4.剖析环境。要求能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感情以及揭示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5.把握技巧。要求能明白作者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感情和突出主旨。6.概括主旨。要求能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或者对小说的社会意义进行恰当的阐释与评价。7.探究创新。要求以多元思维解读文本,理解主题或人物,探究作品的情感、思想及其社会价值,表达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形象高考对小说形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形式:1.小说中的××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从小说看,××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析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一、分析人物形象或性格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对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分析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性格,首先要从人物的言行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真题起跑线”之《保护人》中的玛兰形象,就是通过观察其言行,以及前后变化的对比来分析的。其次是注意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典例1】(2010·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