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十七大报告新亮点述评:新主题新理念新蓝图新使命汇编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官方数据显示,XX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导致这样严重的结果,是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进展速度,不惜违反经济规律。特别在经济利益面前,一些地方的环保概念常常弱不禁风,甚至不堪一击。于是,导致了这样情形的出现: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进展受到损害。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确有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进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进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进展后劲。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进展观,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进展的错误执政理念。据悉。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国家将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九大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未来5年全国第1页共1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环保总投入估计将达到1.3万亿元。这样的目标设计,对于降低和杜绝环境污染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当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只是反映"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而要实现"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不仅需要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官员形成良好的"环境政绩观",同时,还必须切实解决环境执法难题,构建起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项目,都必须依法取缔,因为,我们的大好河山再经不起"先污染,后治理"的折腾了。今日中国已跨过了人均XX美元这个"经济成长门槛",正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展阶段。在经济有了一定能级和规模后,现代化建设更要突出可持续进展,强调社会公平。特别需要明确一种认识:社会层面的进展,其中包括人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都应成为对各级政府评价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就透射着这样的内涵——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进展能力。(程汉鹏)第2页共1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十七大报告新亮点述评:新主题新理念新蓝图新使命一、新主题,新使命。1、新主题。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其中,“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成为报告的主线,突出了科学进展观的指导地位,“科学进展观”是大会和报告的灵魂;“科学进展、社会和谐”第一次作为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这一主题,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2、新使命。报告强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给予的崇高使命。两个“深刻”、两个“前所未有”这是党对中国进展形势的科学新推断,同时强调“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未来进展的信心。二、对过去五年的工作的新总结。3、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