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绿色的世界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对语言活动产生兴趣,喜欢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念儿歌。2、学说“绿色的××”“绿色的××”,理解儿歌内容。活动准备:1、绿色的玻璃纸2、ppt3、图标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它能改变我们眼里的世界。(请一位小朋友观察)师:咦,你看到的东西变成什么颜色啦?幼:变成了绿色的。(激发其他小朋友的好奇心)师:想不想知道,它把什么变成了绿色呢?一起来听儿歌《绿色的世界》。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1、教师口述儿歌师提问:儿歌里,什么变成了绿色。根据幼儿回答,粘贴相应的图标。2、再次欣赏儿歌,根据儿歌内容依序排列图标(1)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听到“绿色的天空”;听到了“绿色的小猫”;听到了“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师:看这些图标都是乱的,你能不能按儿歌的顺序把图标排排队呢!(2)讲述儿歌(3)请幼儿给图标排队,一边排图标一边说儿歌3、学说儿歌师:我们一边看着图,一边说一说儿歌。(1)看图说儿歌,第一遍速度慢些。(2)看图说儿歌,可以借用手势模仿图片帮助记忆。三、结束师:看看你眼里还有什么变成了绿色呢?发放绿色玻璃纸,邀请幼儿去户外观察。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能用多种颜色透明纸观察周围物品,感知周围世界的色彩变化。2、能仿照儿歌结构,替换图标中的颜色和具体形象,大胆想象,仿编儿歌。活动准备:1、幼儿初步学会儿歌《绿色的世界》。2、《幼儿画册》(第一册p36)3、绿色眼镜,黄色眼镜。活动过程:一、复习1、集体朗诵儿歌:《绿色的世界》。2、看儿歌图标,和教师合诵儿歌。二、仿编儿歌1、引导幼儿看图示替换儿歌中的具体形象,仿编儿歌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将幼儿讲述的事物形象用简单线条勾画出来,替换原有儿歌中的天空,小猫等图示,每4个图示组成一首新儿歌,大家看新图示集体朗诵,体验创编的快乐)2、根据幼儿回答,展示新图标,说儿歌。3、戴上黄色玻璃纸眼镜,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1)师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黄颜色的眼镜呢,会怎么样呢?(2)戴黄色眼镜看事物,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4、替换颜色,仿编儿歌师:戴上黄色眼镜,世界变成了什么色彩(黄色)。师:你看到了黄色的什么,黄色的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简单图示记录。5、看图示说儿歌三、结束师:“我把黄色的眼镜拿掉,黄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