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改革对我校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张顺娟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中考改革的研究,反思初中体育教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现状,并进行各方面的改进,以期跟上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关键词:体育中考改革体育教学思考1.前言体育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能够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限制,长久以来人们多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的体质水平偏低,为了改善体育课程发展不良的状况,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国务院在1990年出台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自体育成为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至今已二十几年了,在此期间每一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增加体育考试到体育分值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不断增加、变换,难度变大等,透露出当今教育的评价理念正在发生变革。作为一种评价体系的体育中考,其自身的改革必然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市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后于2017年进行体育中考改革。2.体育中考的价值和影响通过参阅历年文献发现,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多年来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地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减轻课业负担。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以来,按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可分为:对学生的影响、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对学校管理者方面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是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把体育中考分数直接加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里,学生为了升学,体育参与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体育兴趣明显增加,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通过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基本达到了以体促智的目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主导者,自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引起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关注,体育教师的地位随之得以提高,这无形中激励了广大体育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事业当中,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得到空前的加强。学校是体育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其软硬件设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和推进素质教育,各级领导加强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提高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家长也不再是只盯着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而是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参与孩子的体育学习,关注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3.关于当前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体育中考的实施给体育教学带来巨大优势和便利条件的同时,其自身弊端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凸显,按体育中考影响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体育中考本身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过去我市体育中考考试项目分数、难度设置过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不利,学生几乎都是在初三才开始突击练习,目标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考完后不会再继续练习,造成体育锻炼的中断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不重视。而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过分重视应试化,出现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不考内容就不练的现象,造成体育教师专业技能退化的不良影响。4.新旧体育中考政策对比旧:总分30分=6分平时表现+4分体质健康测试+10分耐力+10分选测衢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项目及评分标准(男子)注:考试成绩未达上限,均按下限评分。衢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项目及评分标准(女子)注:考试成绩未达上限,均按下限评分。新:总分40分=4分体质健康测试+12分耐力+12分力量、跳跃选测+12分球类选测衢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项目及评分标准(男子)第一类测试项目第二类测试项目项目分值1000米跑(分秒)100米游泳(分秒)掷实心球(米)立定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