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 Messenger 自从 10 月 20 日 推出以来,短短 15 天内,用户量突破 100 万(目前已经突破 300 万)。破记录的速度让其成为手机 app 中的明星。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冲击了 Blackberry Messenger( BBM )的市场,以至于 Kik 被驱逐出 BlackBerry 的应用商店。 事实上在 Kik 之前一直有一个叫做 WhatsApp 的应用在 iPhone 上存在了有一年之久,虽小有名气,但也是不温不火。自从国内关于 Kik 的模式被介绍进了中国,国内厂商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布了各种信(个信、微信、友信),各种聊(米聊、速聊),盛大索性就直接叫 Kiki。 我不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有了 Kik 以后才有这些山寨,这点对很多有创造力的小公司来说很不公平,至少国内一些应用无论在出现的时间上 还有在功能上都有贯彻了自己对产品的理解。相反大公司的出品山寨味更浓。图:以上时间均来自各官方报道。我体验了几乎上述所有的软件(以 iPhone 和 Android 的体验为主)。Vimi 无法注册完成,只能根据其官方博客的功能介绍以及截图推断。本文主要对目前相关软件的功能设计,以及设计思路进行比较,从产品完整性,可用性角度不做过多的分析,因为个人认为目前这些软件都处于一个 demo 启动的阶段,后面的存在的变数都会非常大,大家都有非常大的空间去竞争,去完善,当然过程中也会有产品夭折。 Kik 和 WhatsApp 两款应用,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也基本稳定。 米聊以及微信的由于有着最优秀的产品团队的支撑,在上线以后基本可以流畅使用,也相对比较完善。而相比之下,其他小的团队的产品,在目前这种快速布局竞争的环境中,研发方面感觉到吃力。 这对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确实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Kik 为什么要比 WhatsApp 成功的细节比较还是先从 Kik 说起, Kik 团队对自己的产品定位于解决,目前运营商的短信服务的糟糕体验,为用户提供一个最还原现实面对面沟通的实现。它成功了!它做到了:1. 对每条信息发送以后做了最细腻的状态反馈,满足用户心心理 2. 实现了短信发送过程中加入了 real-time texting 功能 3. 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从通讯录对象作为聊天对象来源,简化了流程 4. 整个聊天的体验非常非常快,也非常纯粹! 5. it‘s free! 通过产品仔细比较,关于短信发送以后状态实时反馈,是在 WhatsApp 的状态反馈机制上作了进一步完善,在 UI 上做舒适的阐释,体验做的更快更流畅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