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化 学 ( 师 范 )年级班级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 2013年 11 月 19 日实验指导老师肖信实验评分【实验目的】1、 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的正确方法。2、 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3、 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4、 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了解物质的一个最基本且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在溶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凝固点降低法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这里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的温度。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 Tf 比纯溶剂的凝固点T*f 下降,其降低值△ Tf=T*f-Tf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3 度成正比,即△ Tf=Kfm (1) 式中,△ Tf 为凝固点降低值, m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 Kf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与溶液的特性有关。下表给出了部分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溶剂水醋酸苯环己烷萘纯溶剂凝固点 Tf* /K 273.15 289.75 278.65 279.65 383.5 凝固点降低常数 Kf /K · Kg· mol-1 1.86 3.90 5.12 20.2 6.9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B(g) 和溶剂 WA(g) ,配成稀溶液, 则次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mB为:mB=[WB/(M BWA)] ×103 mol/kg (2) 式中, MB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将式(2) 代入式 (1) 整理得MB=[(K fWB)/ △ TfWA] ×103 g/mol (3) 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 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f,即可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B。通常测定凝固点的方法有平衡法和贝克曼法(或步冷曲线法)。本实验采用后者。其基本原理是将纯溶剂或溶液缓慢匀速冷却,记录体系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出步冷曲线,用外推法求得纯溶剂或稀溶液中溶剂的凝固点。通常测定凝固点的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使其结晶。但是,实际上溶液冷却到凝固点,往往并不析出晶体,这是因为新相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这就是所谓过冷现象。然后由于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从相律看,溶剂与溶液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