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几例金属—有机催化剂应用研究摘要: 有机金属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如配体的取代基、配位原子以及配位中心的电子与立体环境等,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从而得到各种具有新型功能和立体异构的聚合物。本文综述了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烯烃聚合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乙烯聚合;分子剪裁引言:近年来,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传统的烯烃聚合物及其与环烯烃、极性分子的共聚体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备受关注。一方面,大量聚烯烃已成为商品,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许多具有新型功能的聚合物不断涌现成为潜在的现有产品的替代品或全新的功能材料。1995年,全世界生产了, 5.36*107的聚烯烃 ,占塑料产品总产量的 47%。个别型号的产品如 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和PP(聚丙烯>在过去 5~7年里产量翻了一番,相对其它产品而言,这一增长速率令人瞩目[1]。然而,如果没有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这些都是无法想象和实现的。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变成聚烯烃,并随着催化剂结构的变化,聚烯烃产物的性能也不断改变,所以,催化剂是研究聚烯烃材料的核心和原动力。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出现不仅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用传统方法通常要在高温高压或自由基引发等苛刻条件下方可实现的烯烃聚合,而且这些新型催化剂可以剪裁聚合物的微结构,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使得化学家、材料学家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功能聚烯烃材料和改善已有聚合物的性能。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该研究领域。 2000年国际知名杂志《 Chemical Review》将整个第四期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专题报告的特刊[2]。国际上著名的化学品公司,如Exxon,Dow,BASF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用于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自1953年Ziegler-Natta催化剂问世以来,在 20世纪下半叶,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短短50年里出现了 Ziegler-Natta催化体系、茂金属催化体系和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三个重要的里程碑[1~5]。这在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史上均为罕见的。本文综述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2 / 11 1 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现——Ziegler-Na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