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司在全体成员大会上的致辞稿VIP免费

公司在全体成员大会上的致辞稿_第1页
1/4
公司在全体成员大会上的致辞稿_第2页
2/4
某公司在全体成员大会上的讲话稿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成员大会,我谨代表中国银监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20XX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届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两年来,第一届委员会积极协调合作,在信息平台建设、行业自律、风险防范以及公众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银行卡产业满足公众需求、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全体成员会议完成了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标志着委员会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在此,我希望专业委员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带领成员单位,正确把握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方向,立足实践,勇于探索,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已发行银行卡26.7亿张,上半年交易金额178.6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7.5万亿元;已发行贷记卡2.3亿张,上半年交易金额3.3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1.8万亿元。贷记卡消费金额达到银行卡总消费金额的24%,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1%迅速上升至今年二季度的21%,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银行卡业务已经从简单模仿和复制新产品,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银行卡也从简单的“存款、贷款、汇款”业务载体,发展到多层次、多品种的综合服务载体,增值服务日益丰富。可以说,银行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时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信用卡市场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工作总结围绕“服务、创新、风控”三个方面,我讲几点意见:一、促进银行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增强服务意识,第1页共4页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全社会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和谐的金融市场环境。一是要不断改善用卡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银行卡跨行交易系统的维护,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持卡人跨行跨地区用卡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畅通的应用渠道。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对特约商户的管理水平,在提高特约商户普及率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体制,提高特约商户“用卡”的积极性,达到银商双赢的局面。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差别服务机制。通过新增设多种服务专线,为客户提供有差别的专业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优质客户、普通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例如,网上在线申请等新服务项目的设立,使客户获得了良好的服务体验。这里,我强调一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持卡人是银行开展业务的重要客户基础,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银监会已陆续向持卡人公开发布各类风险提示38个,并组织银行开展公众教育服务活动,各商业银行采用了配发安全用卡手册、热门思想汇报网上提示等多种方式对持卡人进行风险提示,银行业协会也通过组织“安全用卡宣传周”等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发放《信用卡安全使用手册》。但是,因持卡人用卡安全意识薄弱带来的信用卡业务风险有增无减。因此,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用卡安全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广大持卡人的安全用卡意识和技能。同时,要严防持卡人信息泄露事件,切实保护持卡人的信息安全(隐私权),商业银行在不同业务中使用客户信息必须事先获得客户授权,且不得超过业务需求存储信用卡相关信息。二、促进银行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创新。回顾我国银行卡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创新始终贯穿其中。通过业务发展模式的创新、产品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就目前而言,银行卡产业第2页共4页的创新发展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服务求创新。要从提升服务品质入手,使银行卡的服务适应持卡人的需求。当前,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要坚持依托借记卡来发展信用卡,这样才能更加贴合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也符合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律和既有格局。只有把银行卡产业的创新集中在服务上,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司在全体成员大会上的致辞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