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十五中学“四位一体,教学合一”教学案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1 德州市第十五中学 “四位一体, 教学合一” 教学案第周学生姓名:班级:教师高国彬班级初三 1、2、3 课型新授课时间课 题期中考试复习之志在必得学习目标复习好本学案内容,化学成绩将会在期中考试中傲视群雄。学习重点期中考试的重点内容,剑指期中,志在必得。学习过程教师点拨(学生笔记)一、期中复习之化学研究的对象1、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例题:下列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A、卫星的运行轨迹B、计算机程序C、制取氢气的方法D、生物的进化二、期中复习之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类依据?2、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特别提示】不是变化中伴有的现象,伴有的现象只是辅助手段。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4、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目前是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将来用化学方程式。5、化学变化的分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目前学了两个: 一个是分解反应,特征是“一变多” ,形式: A→ B+C+ ⋯⋯,例子: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都是;另一个是化合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形式A+B+ ⋯⋯→ D,例子:硫燃烧、木炭燃烧、铁丝燃烧等。【特别提示】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6、化学变化遵循的规律:(1)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各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各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这个知识点考的几率较高。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变化的分类结合在一起考的几率较大。此知识点待学, 考查几率高。<3>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的几个守恒:宏观: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量。【特别提醒】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例题:1、下列变化中, 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