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因逝世于柳州,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 、《童区寄传》、 《捕蛇者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散文:《三戒》著有《柳河东集》。 •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后,采取寓言的形式,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三戒》是他的著名的讽刺小品,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黔之驴》中的“驴”是外强中干的小人的写照,作者用寓言尖税地讽刺了这种人。虽然外观看上去是“庞然大物” , “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但其实是无德无能,并不能改变它被吃掉的命运。 题解• 段太尉:太尉,官职名。其人叫段秀实。•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记述某人生平事迹 , 但不详记人物的世系,名字、爵位、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 “ 逸事状”的特点• 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 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 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 1 、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 2 、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 、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 段太尉逸事状 治乱邠州拒纳大绫代民偿租不畏强权刚正沉勇仁义爱民清正廉洁郭晞军胡作非为,邠州地社会混乱。太尉自州状白府,孝德欣然如太尉。果敢痛杀乱市军,孤身入劝郭晞营。太尉只身宿军营,郭晞悔过护太尉。可恶令谌逼农租,善良太尉卖骑马。受人大骂令谌羞,愧见段公太尉善。8 、 9 段:叙述作状因由——大节之人,恐尚逸坠。 古今异义1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为生民,即老百姓;今指不认识的人。 2 、请假设草具 古义为两个词,假:借;设:置,安排;今指①姑且认定 ②虚构。古今异义 3 、一夕自恨死4 、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古义为羞悔,遗憾;今指痛恨。古义为往来;今指①出去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