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情,而我们的前辈先哲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王安石和他的创作。 2. 学习《桂枝香》中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体会词作立意独特 3. 感受词人丰富的爱国、忧国之情。 重点:学习《桂枝香》中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桂枝香》的立意独特。 北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词的创作主题是一群文人雅士,他们登临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于娱情遣怀,故而就其诗词作品的抒情底蕴而言,主要是抒写登临所见之景和游赏娱乐之情。作品中容纳的是一种以乐为核心的情感体验,反映出的是一种乐感意识。 南宋时期交织着收复国土的希望与失望,这一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创作的主体身份角色发生了鲜明的转化,即由文人雅士过渡到矢志恢复的忧国志士。 作品反映的创作主体的审美心态,是一种基于民族之耻、国家之恨和个人情志之伸的忧患意识。登临诗词的鉴赏方法 登临诗歌的特点:登山临水,望远蓄情,咏史伤怀。 鉴赏这类诗歌,要了解人、事、典故,才能体悟诗人的情思。还要注意描山摹水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上下、高低、俯仰的变化。 2.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山摹水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3. 理解和说明描摹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精笔勾勒和工笔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等。字音 去棹 zhào腥膻 shān 桂 枝 香桂 枝 香——王安石《古今词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王安石字 ,号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介甫半山 晚年退居金陵 ( 今江苏南京 ) ,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梅 花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