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 (1897 一 1986) 字伯华,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1916 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 1919 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 8 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 1920 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 1925 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 1986 年 12 月 2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90 岁。 奔马图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春 ] 酒。唐时酒名多带一“春”字。《唐国史补》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 xing )阳之土窟春,富乎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 茆 ] 即茅字。[ 修竹 ] 美竹。[ 眠琴句 ] 弹琴人眠于绿荫之下。[ 人淡句 ] 古人以菊象征淡泊自持者的神志。[ 书之句 ] 书:书写。之:此。岁华:年华、时光。[ 其曰句 ] 其:语助词。可读:可诵读。译文我斟上一杯玉壶里的美酒,来欣赏这绵绵的春雨。伴我的是知心的友人,还有那茅屋四周的修竹。雨过天晴,白云飘散,山鸟在枝头叫着、追逐伴侣。我让七弦琴伴着我,躺在绿荫下,望着高峰上挂下的瀑布。花无声地落着,人象菊花一样的淡泊自处。这是多么好的意境啊,写来一定是可读的好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 典雅》 解说“典雅”是对浮薄、卑俗说的。这种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而不是浮滑的;通过诗语中所表露的态度是端庄的,而不是轻薄的。这一品,开头四句描绘的是“佳士”们“赏雨”的典雅情境。人有赏雨的闲情,在古人来说,确乎算得有雅兴。而论赏雨的人,是佳士;论赏雨的地方,是修竹掩映的茅屋;论赏雨的举动,是玉壶美酒自斟酌。统治阶级士大夫们的所谓“雅”,的确被作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中四句仍是描绘典雅的情境的。小雨初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