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约前 145 ~约前 90 )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20 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 搜集史料, 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 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公元前 98 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 年的历史,分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等五部分,共 130 篇。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课文背景:• 战国时期(前 475 ~前 221 )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公元前 283 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秦国正以主力攻楚,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但秦国却从未停止过对赵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他们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赵国大事纪年表 赵惠文王年序大事赵惠文王十六年(前 283 )廉颇伐齐,取阳晋。赵惠文王十七年(前 282 )蔺相如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十八年(前 281 )秦伐赵,拔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前 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赵惠文王二十年(前 279 )渑池之会。本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明确: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1—2 段:廉蔺简介3—13 段:完璧归赵。14—16 段:渑池之会。17—21 段:廉蔺交欢。完璧归赵经过秦王无意偿城无礼 : 只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礼节傲慢。失信 : 秦王把璧传给美人和侍从观赏 , 没有提偿城之事。相如妙计取璧假称璧有瑕 , 把璧骗回。怒斥秦王无礼,持璧倚柱而立,以同归于尽作要挟,令秦王不敢强夺。勇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才予璧,拖延时间。派随从换上平民服装,由小路把璧带回赵国。相如陈词指斥秦历代君主皆不守信约 , 故已把璧运回赵国。要求秦国先割城,赵国才交出璧。愿以死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