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晏欧词派”指的是仁宗朝出现的一批词人,他们以宰辅大臣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词作的内容侧重于表现士大夫阶层雍容典雅的生活,自得闲适、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怀;情调温婉端丽,辞采含蓄清隽、气度闲雅;言情缠绵而不儇薄,达意明白而不直露;体制短小,多为小令,基本上是晚唐五代词风的承续,而致意于提高令词的品位,尤着重于句法的变化。晏殊: 991——1055 ,字叔同,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幼孤,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近世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 1030 )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 (1034) ,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破阵子 春景 【宋】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1 、上下阕分别写出什么内容?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境?2 、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写景之妙。3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的怎样的个性形象的?实写:春天美好的景象;两个少女路上的相遇和对话。虚写:春梦;斗草的游戏。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整首词中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A 色彩搭配:“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光的美好。B 视听结合:“碧苔”通过视觉写春色之美,“黄鹂”通过听觉写春声之美C 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