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声声慢梁衡在他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中写道:“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李清照( 1084- 约 1155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漱玉词》等著作传世。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擅长音律,能诗能词。 18 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工作,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 1125 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 1127 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清照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 1129 年),其夫赵明诚在赴官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李清照孤苦伶仃,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本词开头一句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否换成“寻觅,冷清,凄惨”?为什么?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述,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又用‘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1 )三杯两盏淡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