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宋 · 晏几道红叶黄花①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②无信③,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④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简介】 《思远人》,词牌名。双调,五十一字,仄韵。【注解】 ①红叶黄花:红叶,枫叶。黄花,菊花。② 归鸿:鸿,飞雁。归来的飞雁。③ 信:信息,音信。④ 就:移就,接近。【故事】 这首词,写一个妇人思念远行在外、飘泊的情人。音信全无,寄信无址,滴泪写信,伤心欲绝。情真意切,婉转动人。枫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漂飞的浮云已经过完,南归的大雁还毫无音信,不知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眼泪弹洒不尽,任它当窗滴落。移近砚台,就用这泪水来研磨香墨写信。写着写着,渐渐写到我们别来的情况。别后我思念之情的深处,那真是伤心欲绝,写得连这红色信笺也好像和人一样垂泪,变得没有颜色了。(2011· 福建卷 )( 原文在《过小孤山大孤山》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B .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D .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命题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理解文意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析】 B 项,对原文中“至牧羊”理解有误,其意应为“以至于在亭上牧羊”;“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的说法有误,原文意为彭泽的官吏都在场,也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答案】 B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析】 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需要翻译的语句,确定其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要认真对待,准确翻译;二要掌握“增”、“删”、“换”、“补”、“留”、“调”等基本的翻译方法;三要注意字字落实,不能有所遗漏;四要在草稿纸上先翻译,试译后调整语序使句子通畅。【答案】 (1) 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