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 唐 ] 刘禹锡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生平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 • 2. 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 3. 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 重点:• 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 难点:• 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 刘禹锡 (772 ~ 842) ,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 805 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 , 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他被贬谪长达 22 年, 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 , 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 , 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 1 、 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背景链接: 2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 821——822 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石头城》《秋词》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秋 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 (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南京。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