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鑫农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历程1978 年到 1989 年是北京市市场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 年底,北京市仅有集贸市场 40 个,而且只分布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的商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工商局推广武汉汉正街市场经验,要求全国各地开放市场,开放商品,价格实行双轨制。经过 10 年的发展,到1990 年全市各类市场的数量已增至 730 个。农副产品成交量 13.7 亿公斤,成交额 20.3 亿元。1990 年到 1995 年是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进入 90 年代,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的商业流通体系难以满足市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政府为了解决市民的吃菜难问题,在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市场,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特别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后,掀起了市场建设的一个高潮。产地市场、大型集散市场多种类型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开办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到 1995年全市总数达 1125 个,其中经营农副产品的综合或专业市场 928 个,达到历史峰值。1995 年至今,进入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1995 年后,结合建设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开始了"三边"(河边、墙边、路边)市场退路进厅工作,工商部门不再审批马路市场,政府对市场实行总量控制,市场数量进入了稳定期,并略有减少。1999 年底,农副产品市场数量为 734 个。近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市场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交易环境得到了改善,交易规模连年扩大。1998 年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数量为 840 个,数量虽然只是 1990 年 1.3 倍,但农副产品成交额达到了 233.6 亿元,是1990 年的 11.5 倍,成交量达到 69.5 亿公斤是 1990 年 5.1 倍。1998年以后市场交易规模稳中有降。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概况表年度市场总数消费品市场数量市场成交总额农副产品成交额农副产品成交量蔬菜成交量198097900.10.080.060.0419855905306.42.80.90.7199073068823.620.313.76.4199296090255.344.22417.81995 1125928233.2151.947.130.21998 1135840470233.669.543.21999929734410.7209.365.641.1注:表中消费品市场指经营农副产品的消费品市场。成交量单位:亿公斤;成交额单位:亿元。(二)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业的现状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历来有"六大批发市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