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做阅读题的流程: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三种文体的区别:文体表达方式写作内容语言特点写作目的记叙文记叙、描写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生动形象以情感人☆说明文说明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准确简明以知授人☆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技巧: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看待。即: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句式: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技巧:(1)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2)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3)找标志词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1线索判断技巧:A看题目,B看议论抒情句,C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四)给文章加(换)题目。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一般来说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写作手法及作用:常用具体如下:(1)象征手法:……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5)衬托(侧面烘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