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林庚 一、初读,思考: 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11 、(、( 11 -- 33 )“木叶”为诗人所钟爱。)“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2 、、 (4(4 -- 66 )“木”被人喜欢的原)“木”被人喜欢的原因。因。 33 、、(( 77 )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千里。 (现象) (特征 )(总结) 1 、阅读 1-3 段,思考: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二、细读,思考 1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3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2 、筛选信息:阅读 4 、 5 、 6 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暗示性“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3 、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空阔)树木满树的叶子 浓阴水分很充足 浓绿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叶秋天微黄干燥木 叶 的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场合: 秋天叶落情感: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屈原《九歌》 吹着袅袅不断的秋风啊,洞庭湖水扬起清波,枯叶从干黄的树上飘落。 湘君等不到湘夫人,只看到这一片秋风扬波,木叶飘落的清秋景色,传神地表现了湘君的怅惘心情。三、拓展探究 : 只要提到“木”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