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学检验部分简答及名词解释VIP免费

医学检验部分简答及名词解释_第1页
1/13
医学检验部分简答及名词解释_第2页
2/13
医学检验部分简答及名词解释_第3页
3/13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1)识别阶段2)活化和增值阶段3)免疫效应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如骨髓,胸腺2)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应答的场所。如脾脏,淋巴结,黏膜,扁桃体等。T 细胞、 B 细胞和 NK 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1)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辅助体液免疫。2)B 细胞:产生体液免疫3)NK 细胞:介导天然免疫,发挥细胞毒作用。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简述各自的概念和特征?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 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 也称获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答: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种特性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沟槽分子表面的结合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答: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五种类型:①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凝集反应;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沉淀反应;③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所致的细胞溶解反应;④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所致的中和反应;⑤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等。什么是带现象 ? 答:在抗原抗体反应等价带前后,由于抗体或抗原过量(形成前带或后带),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的抗体或抗原,形成的沉淀物少,不出现可见反应,这种现象在做血清学试验时称为带现象。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控制这些条件因素? 答:环境条件包括:电解质,酸碱度和温度。稳定条件:①电解质:常用O.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②酸碱度:pH 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 为 6~8 时进行;③温度:一般以15,40℃为宜,最佳反应温度为37℃。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主要步骤。单克隆抗体是应用B 细胞杂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学检验部分简答及名词解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