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年四模考试语文试卷第 1页,共 10 页哈三中 2011— 2012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四模语文 试卷本试卷分第 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 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 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 做选考题时, 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Ⅰ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古代的精英移民团: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①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②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③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的桃花源。④而浙江永嘉优越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不俗的山水,是理想的桃源圣地。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据《永嘉县志· 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所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很适于寻找桃花源的士人隐居。⑤一个寻找桃花源的精神团队,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托底。楠溪江的高三学年四模考试语文试卷第 2页,共 10 页山水,遗世独立,山高水长,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