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命题点一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启示1 .原因(1) 政治因素。① 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 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③ 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 社会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环境优越,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 .南移: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 .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持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❶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 ( )A .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 .宋初,南方人口仅 100 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 230 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D命题点二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时代实行于西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于元朝,沿用至今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诸侯的权利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作用在西周前期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其积极作用更加明显相同点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❷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了实现对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元朝实行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度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