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第27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28讲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第29讲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该够观点态度 第30讲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31讲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32讲 散文阅读专练 第33讲 小说阅读专练第六模块 文学作品阅读第 26 讲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编读互动第 26 讲 │ 编读互动词语、句子是文章的建筑材料,对它们的理解一方面要以整体把握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整体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或细化。从命题来看,词语理解是就材料之便,有则考之;而句子的理解从2008~2010 年高考命题来看,几乎每年每套题均涉及,只是数量多少的区别而已。本讲从理解方法、解题技巧、解答误区几方面进行阐述,并辅以单项、综合训练,相信对考生把握该考点有很大帮助。建议两课时完成。 真题体验第 26 讲 │ 真题体验注:加“♦”的为本考点题。 一、[2010·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2 分)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第 26 讲 │ 真题体验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第 26 讲 │ 真题体验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