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人• —杜甫 作者简介 : 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 ,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绝代⑴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⑵依草木⑶。 关中⑷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⑸恶衰歇⑹,万事随转烛⑺。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⑻尚知时,鸳鸯⑼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⑽清,出山⑾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⑿补茅屋。 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⒀。 天寒翠袖⒁薄,日暮倚修竹⒂。 ⑴ 绝代:冠绝当代。⑵零落:犹飘零。⑶草木:犹山野。⑷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指长安,暗指安禄山陷长安事。⑸世情:世俗之情。⑹恶衰歇:嫌弃衰败失势。⑺转烛:风中烛光摇摆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阴流逝的迅速。⑻合昏:即合欢,又名夜合,其花朝开夜合,故云“知时”。⑼鸳鸯:鸟名,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⑽泉水:佳人自喻。⑾山:喻夫婿之家。⑿萝:藤萝。⒀掬:把,两手捧取。⒁翠袖:泛指衣衫。⒂修竹:长竹,竹有节,借喻佳人之高尚节操。 写作背景 :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诗中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关于这首诗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