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两点思考VIP免费

对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两点思考_第1页
1/1
对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两点思考 镇江崇实女子中学 李家明我觉得要提高问题导学的有效性,除了我们常说的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的重难点之外,还需要关注以下两点:1、依据学情选择创设问题情境的材料。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常用策略,而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以一定的材料作为依托,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当,那么问题导学的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材料,也创设出问题情境,可学生的反应并不如预想的积极主动,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学情,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兴趣趋向出发精心选择材料,设计问题,亦即我们常说的“以学定教”。本次培训中两节实录课的老师其实都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关注学情、实施问题导学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以蒋老师的课来说,他关注到学生主体来自丹徒农村,因此选择了地域性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2、要以导学为目的设计问题。在实施问题导学时,我们往往是围绕教学的重点,来设置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教师授课或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这种按部就班的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了引导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变成了问题“导教”,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在他的讲座中曾经提到了“创设情境,获得体验,生发感悟,革新灵魂”这十六字的德育理念,其实这和我们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是有相通之处的。我们知道,创造始于问题,提问求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导学的核心目的应该在于导学。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学生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引导下,在教学情境中生发新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探究,这期间,教师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得到充分的体现,问题导学的实效性也能大大提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两点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