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比热容(二)热量计算课前展示• 1 、什么叫比热容?• 2 、比热容的单位?• 3 、比热容物理意义?• 4 、从比热容表获得那些信息 ?5. 比热容的实质( 1 )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 2 )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例 如图所示,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后,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没有。倒掉一半6 、下列情况比热容是否改变 例 如图所示,给杯中的水加热后,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没有加热 例 如图所示,给杯中的水降温后变成冰块,比热容又是否发生变化? 答:变化了降温 物质不变 , 比热容不变;物质不同 , 比热容一般不同。 水的比热容最大;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大(水银例外)。 泥、砂石、金属的比热容较小。二、创境激趣 : 生活中的经验1. 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2. 把一壶 20℃ 的水加热到 50℃ 和 100℃ ,哪次吸热多?公式:Q吸= cm(t - t0) 或Q放=cm(t0 - t)注释:Q表示热量, c 表示比热容, m表示物质的质量, t 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三、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热量的计算 例题 质量是 1kg 的铝壶内装有 25℃ 的 3kg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壶和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解:铝壶吸热 Q 吸 1=c1m1(t-t0) = 0.88×103J/(kg.) ×1kg ×(100℃℃ - 25℃ ) = 6.6×104J Q 吸 2=c2m2(t-t0) = 4.2×103J/(kg.) ×3kg ×(100℃℃ - 25℃ ) = 9.45×105J Q 吸= Q 吸 1+ Q 吸 2= 6.6×104J + 9.45× 10╳5J = 1.011×106J 答:壶和水共吸收了 1.011×106J 的热量。1 . 质量为 1kg 的铁块,温度从 40℃ 升高到 5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 铁=0.46×103J /(kg·℃)]解:由Q吸=Cm(t - t0) =0.46×103J /(kg· ℃)]×1kg×( 50 - 40 )℃ =4.6 ×103 J答 : 铁块需要吸收 4.6 ×103 J热量。四、强化训练 3. 有四位学生,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 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2) 比较 C 、 D 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3) 比较A、 C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