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耐久跑教学策略如何使学生对耐久跑由畏惧、厌烦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不感到耐久跑是一项单调枯燥可怕的项目,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教法,成功的教学往往在于教师独具匠心的构思。每项内容的选编,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即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我记得政治课上学习过“事物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想,我们的耐久跑教学不就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因此,我从新设计我的耐久跑教学策略,在保证学生训练总的中长跑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缩短跑的距离,增加组数,例如,初中体育课要求男生考核 1000米,女生考核 800 米,如果每节课让学生跑 800~1000 米,他们会感到又苦又累,我的策略是分成 2~3 个 400 米来跑,并计算他们平均每400 米/圈的速度,经过计算,学生男生跑 400 米/圈的速度为 1 分 30 秒、女生为 1 分 40 秒左右,并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训练时必须在这个标准内完成任务,不能完成者,课堂上作记录,课后在基准秒数上增加 5秒让其重跑。对于体型偏肥胖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进行分层教学,在基准秒数上增加 10~30 秒,让他们稍加努力也能完成任务,经过这种教学策略上的改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杜绝了课堂上学生出工不出力现象,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秩序,使耐久跑教学训练能常态化,进而强化学生运动耐力水平,使学生的运动耐力水平经过“一定量”的教学训练后达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