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多边互动 提高教学效率我国小学数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时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崭新时期的道路上,教师和学生都必需打破教与学的陈旧模式。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深感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大部分学生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操作和硬性记忆,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能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学生要参与多边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有机结合、共同进步。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数学的学习,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重挑战。本人认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 ,教师应该做到: 1、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要改革教学评价。 4、教师应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的体系。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可以说:想看看老师的不同算法吗?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