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1. 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 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3. 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孟子(前 372-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作品:《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与其弟子共同编纂的。 《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基本上都是对话体。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官职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气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译文 ]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放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了。① 欲:② 得兼:③ 舍:⑤ 者也:舍弃。④ 义: 道义。重点词语想要,希望。同时得到。语气词复用,与“也”相同。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译文 ] 生命本是我想要的,但我需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以(对人世间有些)祸患我也不躲避。 ② 于:③ 为:④ 苟得:① 甚:⑤ 患:重点词语超过,胜过。比。做。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⑥ 辟: 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 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能够生存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