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声乐教学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孩子们常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很稚嫩,如果在没有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会导致声带受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歌唱器官特征:四至六岁学习声乐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时如果家长急于求成、用声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歌唱生涯,最好能自然发展。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和学唱一些儿歌,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出一定的乐感,同时,也可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儿童期从七岁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和发展声乐歌唱艺术。 现代儿童需要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先是育人,后才是学艺术。教儿童,首先应考虑关心、了解、深入到儿童的方方面面中去,不同时期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理想、行为、爱好、兴趣,唱着不同的歌谣。1.投其所好,疏导教育歌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娱乐,儿童爱唱流行歌曲,往往给老师和家长及社会带来担忧,因大多数是成人演唱的歌曲,反映爱情题材较多,从内容上不适合儿童演唱,而且在模仿某种唱法如“摇滚”演唱时,拼命喊叫,容易对儿童的声带造成损伤。怎么来做正确的引导呢?分析通俗歌曲其特点: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特别是充满时代气息的旋律节奏、和边歌边舞的表演风格,使儿童感到快乐和精神振奋,我们应投儿童的所“好”,吸取通俗歌曲的精华,来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的风貌,这是我们应做的工作。2.根据儿童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我把课堂中“教唱”的环节交给学生自己来做。选出优秀学生当“小老师”,当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学着老师的样子,手划着拍子一句句地教唱时,同学们羡慕不已,我顺势又激励说:每个同学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每次课尽量选不同的同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把识谱教唱这一单调、枯噪的环节,融化在学生轻松快乐的自主行为里。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