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OQI 指南电子版肾性贫血及其治疗反应对慢性肾衰患者(包括未透析、已透析患者及慢性移植肾疾病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ve,QOL)有着重要影响[1,2],其影响程度不亚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肾性贫血若未治或治而不当,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预后恶化及 QOL 下降;反之,肾性贫血得到及时诊断及恰当治疗,则能阻止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 QOL 及生存率[2]。 自 1986 年临床开始应用 EPO 以来,肾性贫血的疗效总体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医师之间认识不一致、各医疗单位临床实际操作不统一,肾性贫血的实际疗效差别较大,相当多的实际效果与“尽善尽美”理论境界相距甚远。鉴此,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在其早期 DOQI(Dialysis Outcome Quality lnitiative)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就将慢性肾脏病贫血的诊断与治疗列为重要部分之一[3],并于 2000 年依据 1997—2000 年间的最新相关医学文献对各指南条款进行重审修订[4]。 本文简介 NKF 于 2000 年修订的“改善肾脏疾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倡议” (NKF K-DOQI,2000)及其中“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NKF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nemia of chronic kindey disease:update 2000)。1 关于 K/DOQI 及其前身 DOQI 1997 年由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发起、安进公司教育基金等资助的改善透析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倡议方案(DOQI)正式出台,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公开发表[4]。这一初始方案的目的是统一临床实践透析疗法以进一步改进透析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QOL。NKF 组织各方面的资深学者组成四个专题工作组,采用已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遁证医学方法[5],草拟各类相关指南条款,并进行三级编审(包括工作组的拟订、指导委员会的审查、听取公开意见,其中有多学科临床专科医师、护士及肾脏病患者的参与 )而最终拟订,并根据最新研究文献定期审订更新。对每一款(组)指南均交待拟订的背景或/和立论依据(包括对所依据文献的比较分析、依据的力度的讨论)或/和未来研究方向,其内容涉及了慢性肾衰(CRF)患者的营养、血透充分性、腹透充分性、血管通路及肾性贫血等问题[http://www.kidney.org/professionals/doqi/doqi/exforward.html # forward]。 NKF 不仅发起制订这一方案中的指南条款,而且还在全美国通过教育计划推广这一方案。DOQI 指南发表后很快为全美国的 3100 个透析中心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