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VIP免费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_第1页
1/6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_第2页
2/6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_第3页
3/6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李月 李荣涛(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成都,610031)摘要 微生物形态小、数量大、繁殖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粮食微生物的活动,不仅会影响粮食的安全储藏,导致粮食质和量的损失,而且可能产生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本文就储粮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在储粮微生物研究和控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及近期研究动态;最后针对目前此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关于今后储粮微生物研究方面的几点期望。关键词 粮食微生物 危害 安全储藏 研究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世界各地所产的粮食、粮食加工产品及饲料上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数量最大、对粮食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霉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一类个体微小不易观察的生物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忽视。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不但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储藏,导致储粮品质劣变,而且还可能产生毒素污染,危及人畜健康[1,2]。1 储粮有害微生物及其危害在与粮食储藏相关的微生物中,放线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很少,对储粮安全影响不大;细菌数量虽多,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其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霉菌是危及粮食安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1 有害微生物在粮食中的污染情况谷物不能及时干燥或储藏期间水分过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导致储粮数量损失及品质降低,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储粮损失更为严重。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大多数粮食是在湿热季节收获。对于农户来说,他们缺少相应的干燥设备,不能及时干燥粮食,只能在湿热条件下储存粮食,这样由于霉菌的大量滋生导致粮食迅速变坏。即使粮食收获后及时晒干了,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藏仍然会导致储粮水分含量回升,加速粮食霉变。此外尘介杂质较多的不洁净粮食携带微生物数量多,受机械损伤或害虫危害的破损粮粒极易感染微生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欧洲及发展中国家每年由于害虫及霉菌危害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至少在 10%-15%。在 80 年代初,部分专家集中对我国主要粮食(包括稻谷微生物区系、小麦微生物区系、玉米微生物区系)、油料微生物区系作了调查。其中全国小麦微生物区系中真菌 30 属,101 种,酵母属 3 属,细菌 3 属,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