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及其防护一、生物武器概述生物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它靠散布生物战剂制造“人工瘟疫”,使对方军队、居民、牲畜以及农作物受到感染,引起人、畜疾病流行或死亡,农作物遭受损失,从而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战争潜力。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战剂,通常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生物战剂已远远超出细菌的范畴,所以,称为生物武器。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生物武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战剂的种类、传染性、致病性、耐药性及对外界的稳定性不断增加或提高,新的致病微生物也在不断地被研究发现。并且随着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几种病原体的遗传成分进行杂交或重组,形成新的杀伤能力更强的生物战剂。同时,战剂的布洒方法、战剂的混合使用、降低气溶胶衰变、战剂的浓缩和生产速度等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这样,生物武器的破坏将越趋严重,防护越趋困难。(一)生物武器的概念及使用概况1.生物武器的概念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毒素等),叫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及传播媒介的各种炸弹、炮弹、导弹弹头以及其他施放容器(如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统称为生物武器。2.生物武器的使用概况生物战是受战争中传染病流行的启示而发展起来的。在历代战争中,因传染病流行,常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从而促成侵略者想以人工散播传染病的方法征服对方。如,1364 年鞑靼人围攻黑海附近热亚那地区的法卡要塞时,将死于鼠疫的尸体投入要塞,使守卫者发生鼠疫而溃退;1736 年英殖民军将天花病人使用过的物品作为礼物,送给加拿大印第安人,许多印第安人因此感染了天花病,使英军轻易地攻克了加拿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日军曾对生物武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特别是日军“731部队”惨无人道地利用中国战俘和老百姓,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效能试验,杀害了 2000多名我国同胞。同时,日军在我国渐江的宁波、衢县和湖南的常德等地用飞机投撒了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食物和杂物,造成这些地区鼠疫流行,千余人死亡。1952 年,美军在朝鲜战场和中国边境地区大规模地使用生物武器,多达 3000 多次,所用战剂 10 余种。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鼠疫、霍乱、肺型炭疽和病毒性脑炎患者。(二)生物武器的特点1.生物战剂的必备条件自然界能够引起人、畜和植物致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但可作为生物战剂使用的致病微生物,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