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营销将是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主流在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无疑是很多资本的淘金重点。很多资本由于深谙营销之道而在粗放的保健食品初级阶段赚得钵满盆满,脑白金无疑是其中最为闪耀的,紧随脑白金其后的民生药业也因为“21 世纪金维他”而光芒四射。保健食品行业鲜活的攫金案例至今仍吸引着大批的圈外资本涌入,这无疑将使得这个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脱颖而出更为艰难。依据营销、资本及技术将成为影响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谁将是这个行业的新一轮霸主尤其值得关注。 保健品并非保健食品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消费者仍将保健品单一的理解成保健食品,这其实跟众多的保健品营销人士的精心“教育”有关系,也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众多的策划人或许真的就认为保健品等同于保健食品了。我以为,从功能而言,保健品应该是有特殊需求的产品,它所针对的也应该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产品的利益主张、沟通方式及终端组合应该属于小众营销范围之列;而保健食品则应该是高出一般健康食品一个层次的有一定利益主张的食品,且这种利益必须是圈定于大众营销范畴内的,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应该是恒定的、快速的,不需要太多的系统教育和一对一沟通就可以实践消费。从属而言,保健食品则应该是保健品的一个分支,二者是母子关系,保健品绝对不仅仅是胶囊、口服液之类的保健食品。 因此,将保健食品与保健品画上等号显然是有人有意为之,保健食品行业对大量如神话般的策划顶礼膜拜,而不安心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长期和根本需求。综观整个行业,哪个保健品或者哪个保健食品要想全线飘红的话,不把自己包装成传说中的仙丹妙药都是很难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无非是有些公司吹得巧妙一点而于市场中逐步蔓延开来,有些公司对产品效果过于夸张而遭封杀成了昙花一现而已。 如果仍旧将保健食品按照保健品的套路来操作,可以断言一批保健食品企业将死无葬身之地,厚 策划而薄产品是杀鸡取卵,厚营销而薄研发则是饮鸩止渴,都是在玩火。 制药企业进入保健食品行业的暗示 药品安全是关于国民生命安全的大事,是开不得玩笑的,基于制药企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产品雷同的事实,因此,大量的制药企业开始考虑将核心业务由药品转向保健食品,特别是那些通过了药品及保健食品 GMP 双重认证的企业更是乐此不疲。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制药企业进入保健食品行业将对该行业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毕竟制药企业的硬件水平还是过得硬的,这样可以杜绝一些小资产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