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阅读-14 圆明园的毁灭哭泣的圆明园(节选)张晓慧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选自《校园蒲公英经典阅读系列 守护心灵》武汉大学出版社)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浩渺的( ) ( )的罗马石柱 ( )的壁画 流畅的( ) ( )的天空 ( )的石块 2.再列举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造句: 3.圆明园的遗址位于 ,它的肌体曾经被 蹂躏,它的 也经历了摧毁,冲天的大火在这里燃烧,我感受到了 。4.分析文章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震撼”都来自哪里。 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叫“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该)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强盗洗劫财物,( )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 惊),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