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二、主要机械设备三、作业条件四、施工操作工艺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六、施工质量控制七、预应力管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八、主要安全措施九、施工平面布置及压桩顺序一、工程概况工程基础型式为:管桩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500*100AB,共 367 根,要求桩端进入全风化花岗岩层或强风化花岗岩层,有效桩长估计 13〜21 米。本工程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2000KN(四桩及以上承台),1800KN(三桩及以下承台),极限值为 4000KN(四桩及以上承台),3600KN(三桩及以下承台)。本工程拟投入 1 台 GZY-500 静压桩机,根据地质条件,一天可压桩 20~25 根,17 天内完成压桩工作,再用 4 天时间进行桩基的检测。争取在 21天内完成管桩基础施工,包括桩的检测。二、主要机械设备1、机械设备GZY-500 静力压桩机、轮胎式起重机、运输载重汽车。2、主要工具钢丝绳吊索、卡环、撬杠、砂浴锅、铁盘、长柄勺、浇灌壶、扁铲、台秤、温度计等。三、作业条件1、施工前,必须取得所需的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2、已排除桩基范围内高空、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已平整压实,能保证机械在场内正常运行。雨期施工,已做好排水措施。3、附近有隔震要求的建筑物和危房已采取保护措施。4、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准基点桩已设置完毕,并经过复查办理了签证手续。每根桩的桩位已经测定,用小木桩或者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标志。5、已经选择和确定打桩设备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6、检查桩的质量,将需用的桩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在打桩机附近,不合格的桩另行堆放。7、检查打桩机械设备及起重工具,铺设水、电管线,进行设备架立组装。在桩架上设置标尺或在桩侧面画上标尺,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8、施工前应先打试桩,数量 2 个,以确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打桩设备和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9、已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四、施工操作工艺、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度,以便吊插预制桩。起吊预制桩时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处,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