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在饮料的应用摘要: 1、增稠剂的种类2、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概括3、增稠剂在饮料中的应用4、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5、增稠剂的行业发展趋势关键词:增稠剂饮料作用发展趋势一、增稠剂的种类1、1 增稠剂的定义: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 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的食品添加剂,也称食品胶。1、2 分类按其来源分为半化学合成和天然增稠剂。半化学合成主要有:羧甲基维生素钠,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钠等。天然增稠剂包括瓜尔多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等。二、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概括[1] 2、1 起泡作用和稳定泡沫的作用增稠剂可以发泡,形成网状结构,它在搅拌时可包含大量气体,并使液泡表面黏性增加使其稳定。蛋糕,啤酒等使用海藻酸钠等做发泡剂。泡沫及瓶壁产生“连鬓子”是评价啤酒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一,增稠剂可以提高泡沫量及泡沫的稳定性,并在果肉饮品中起悬浮作用。2、2 保水作用因为增稠剂是强亲水性物质,在肉制品,面包制品中能起到改良作用。由于增稠剂具有凝胶作用,使面制品粘弹性增加,淀粉α 化程度增加,不易老化变干。2、3 矫味作用增稠剂对一些不良气味具有掩蔽作用,但不能将其用于防腐食品。蔬菜汁酸奶中有一种乳腥味和蔬汁生草味,增稠剂可以减少和掩蔽其气味,提高饮品风味。2、4 其他增稠剂还具有粘合作用,成膜作用,保健作用,乳化作用,润滑作用等诸多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调味品,奶酪,甜食中。三、增稠剂在饮料中的应用3、1 增稠剂在饮品中的应用由于增稠剂在饮品中具有增稠、稳定、均质、乳化胶凝作用、掩蔽、矫味、澄清及泡沫稳定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饮品加工中。孟岳成等研究了增稠剂对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中, 果胶、CMC、黄原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6%、0.5%、 0.05%时,产品稳定性最好;复配后最佳的配比为:果胶为0.1l%、CMC 为 0.23%、黄原胶为 0.05%,此时产品的沉淀率最小即稳定性最好 [2]。罗玲泉等研究了增稠剂对搅拌型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胶、 变性淀粉、明胶增稠剂分别添加0.5%、0.4%、0.2%时感官最佳;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1%、0.12%、0.05%,总添加量约为 0.27%,此时能获得最佳的酸乳感官品质[3]。吕心泉等用卡拉胶、琼脂、 CMC 、黄原胶、瓜尔豆胶、槐豆胶和魔芋精粉复配增稠剂,应用于调制奶、植物蛋白饮料中,体系稳定,口感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