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天津市国资系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定位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国资系统(包括国资两委机关、市管企业、区县国资监管机构)将围绕“智慧天津”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推进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提高国资监管效率和水平、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促进作用,依据《天津市国有经济调整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期间,国资系统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基础网络和基础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控制、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协同办公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信息化对提高监管力度、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水平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网络和硬件支撑平台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国资系统初步完成了基础网络和硬件支撑环境的建设。 基本建立了高速、 安全的互联网访问平台,70%- 2 - 实现了与市委市政府政务专网的连接;50% 建设了独立机房,为关键硬件设施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运行环境;软硬件防护措施的实施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二)应用系统建设扎实开展“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财务报表系统、产权管理系统、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系统、门户网站以及协同办公( OA)等一系列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实现了各种财务软件之间数据的高效传输,产权管理系统使国有产权的基础管理更加快捷顺畅,门户网站建设为宣传国资监管政策措施、展示国企改革崭新风貌提供了重要舞台。(三)集团综合管控信息化初见成效以财务集中管控为突破口,逐步向应用系统全面集成过渡,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集团管控能力。部分集团公司建立了集团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集团公司的统一集中管理;部分集团公司搭建了统一的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形成了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整个集团的信息资源共享,使集团的营运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四)主营业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主营业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企业做强做大主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业的主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交通、港口以及- 3 - 公用事业个性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