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烟叶品质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关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的实施,给当前烟叶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县级公司烟叶生产当前面临的共性矛盾和问题,一是烟叶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低。二是烟叶质量既面临国内结构性矛盾的压力,又面临入世后的冲击,结构调整的工作显得十分突出。三是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市场空间窄的问题。那么,如何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呢?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好思想观念的转变。入世后,作为烟草公司干部、职工,首先要经常深入学习 WTO运作规则和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要从总体上了解加入 WTO对烟草行业影响。二、抢抓机遇,把烟叶生产作为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对烟叶生产县而言,多年来烟叶生产已基本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产业,必须抓住机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将烟叶生产作为地方长期稳定的特色产业来抓。近几年来,农民的种烟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对而言,烟叶种植收入要比种玉米、红薯和其他农作物稳定、有保障。特别是一大批靠种烟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就是兴烟之根,立烟之本。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其带头作用,使烟叶生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站稳脚跟。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烟叶品质。加入 WTO后,国际上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质量和价格。我们如何在不违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守住国门,保住市场,扩大出口?这单靠政策调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生产技术措施,大力普及实用技术,使我们的烟叶质量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调整烟叶生产布局,优化烟叶资源配置,保持烟叶生产协调稳定发展。目前,一些地区尤其在山区县烟叶种植仍然比较分散, 必须尽快做到三个转移:非适应区向适应区转移,分散区向集中区转移,不规范种植区向规范化种植区转移。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能否快速提高烟叶品质,技术队伍是关键。现阶段烟草技术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和不良倾向:一是部分技术员工作的计划性差,思路不清,工作效率低。二是部分技术员文化程度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是部分技术员虽然身在农村,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能和烟农打成一片。四是部分技术员知识更新速度慢,上进心不强,不学无术者依然存在。五是少部分技术员不能正确处理权力和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