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要点2007 级生物技术(本科)(2008—2009 学年 第二学期)一、名词解释: 交换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因位点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基因。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 3 个或 3 以上的等位基因。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的现象。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的现象。反应规范:遗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应的范围。) 外显率:在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一群个体中,表现该基因所决定性状的个体所占比率。表现度:特定基因决定的性状,该性状表现的程度称为表现度。表型模写(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另一种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 持续饰变:由于环境的连续影响而引起的表型改变,可以通过细胞质而连续传递好几代,不能隔代遗传,最终消失。 X 小体 : 失活的 X 染色体,出现在间期核膜边缘上。。?? 核小体:核小体由 DNA 和组蛋白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卡巴粒(名词 P23):亦称 k 粒。它存在于放毒型草履虫的细胞质中,能进行自体复制,显有与病毒相似的性质,一般认为是寄生性病毒。中心法则:生物体遗传信息流动途径,即 DNA→DNA→RNA→蛋白质的过程。最初由 Crick 提出,经后人的不断补充和修改,现包括反转录和 RNA 复制等内容。并发系数(并发率):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或并发率,一般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干涉作用的大小。干扰: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剂量效应:即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的现象。位置效应:基因由于交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带来的表型效应的改变现象。 超亲遗传:在 F2 或以后世代中,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 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交叉端化: 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联会(配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性梳:果蝇的性梳是一个决定雌雄果蝇的第二性征。性梳着生在雄果蝇的第一对前足的第一个跗节上,因形状与梳头的梳子非常相似,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