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通道绿化标准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按照实现林相更优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景区花园化、河岸滩涂绿洲化的目标,制定本标准。一、绿化原则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气候与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造林,适当选用少量经过长期引种驯化且表现好的外来树种,禁用未经国家批准引进的外来植物。农田与山地、挖方与填方地段,树种配置应有所不同。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待绿化土地特点,合理确定绿化方式,优化树种配置模式,提高绿化美化效果,提倡乔、灌结合。3、多效益兼顾原则。为增强绿化美化效果,通道绿化配置的景观树种应尽量保留原有树冠,禁止使用截杆苗木造林。在增加林木覆盖率,提高国土绿化水平和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规划营造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景观效果好的树种,突出地方绿化特色,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4、务实高效原则。根据造林绿化目标要求,全面调查待绿化土地资源,认真落实造林绿化任务。根据工程建设规模、种苗供应能力以及劳动力资源状况合理安排年度造林计划,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二、通道绿化标准以生态防护和用材树种构成林网骨架。栽植挺拔、浓荫、美观的乔木为主,间种灌木。根据不同道路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配置植物,达到统一中求变化,力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色彩丰富。(一)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绿化1、设计范围高速公路隔离网以外两侧各不少于 7 排,国道边沟以外两侧各不少于 7 排,铁路地界以外两侧各不少于 7 排。2、配置要求树种配置应兼顾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靠近高速公路隔离网、国道边沟、铁路地界栽植不少于 2 排景观效果好的乔木树种,树种之间配置观花、观果或观叶的灌木,形成景观带。其余部分选择栽植杨树、湿地松等既有景观效果又有经济效益的速生树种,以减少苗木费用和养护开支,提高经济收益。也可采用“林苗一体化”模式,全部配置景观树种。城市出入口 5 公里范围内全部栽植景观树种。景观乔木树种规格为胸径 8 厘米以上,全冠,高度 350 厘米以上。3、树种选择⑴ 速生、经济树种常绿乔木类:湿地松、桉树等。落叶乔木类:杨树、泡桐等,困难造林地可选用构树、青桐等。⑵ 景观树种常绿乔木类:香樟、深山含笑、乐昌含笑、单杆女贞、雪松、木荷、广玉兰等。落叶乔木类:银杏、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