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康复医学方向针灸推拿专业限选课使用)(金匮教研室修订)前言《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它既有中医的基础理论,又兼具中医临床学科性质,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原著内容从基础理论到方剂,从内科、外科、妇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到临床思维方法,无所不及。其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在于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杂病辨证核心,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创制了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经方。不仅对方剂学和临床医学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充实与完善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本课程作为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提高课,通过讲授与技能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掌握杂病辨证论治的规律,拓展临床思路,提高对疑难病证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医籍的阅读能力。根据中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1.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全书的基本内容,熟悉杂病的发病原因、病机变化,掌握防治原则及主要方剂运用等。做到概念明确,原理清楚。注意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区别与联系,力求由浅入深,不断深化。2.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主要围绕《金匮要略》的重点、难点内容组织教学,注重启发式。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牢记重点原文,系统掌握《金匮要略》杂病辨证论治的要领,学会用前后联系、对比归纳的思维方法加深理解。3.在教学手段上,穿插使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吸收率,减少板书,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启迪思维。根据课程内容,适当采用讨论或自学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学的能力。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适合的病例,开展技能实训课,对所学《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训练与考核,使学生学会运用脏腑经络辨证方法,成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大纲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专业《金匮要略》教学大纲” 在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上作了适当调整与修订。按教学计划要求,调整后总学时数为 54,各篇学时分配可据不同授课情况再作调整。以理论课教学为主,技能实训课的学时另作安排。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 了解《金匮要略》的作者、性质、沿革。2. 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