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区的交流评价 (1)对幼儿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幼儿探索过程从某种上讲就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对过程的评价就是对思维的评价。一般可通过组织幼儿交流(结合图画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发现?有时幼儿往往集中于材料的表面特征,在描述材料的动态过程时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表述操作材料的过程例如教师问:“你看到什么啦?”幼儿:“我有时看见三个天线宝宝,有时看见很多个。”“那你什么时候看见三个,什么时候看见很多个?”这会让幼儿明白三面镜子摆放的角度不一样,映出的物体个数就会不一样,这样可以提高孩子表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2)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可通过评一评谁和谁合作得最好,那个最能克服困难,谁观察得最仔细等。培养幼儿从事科学探索的良好品质。 (3)对操作结果进行评价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探索、操作材料而获得知识经验是粗浅的、感性的,需要教师的归纳与评价,以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知识结构。如孩子们记录出蝌蚪的生长过程后,引导孩子总结出蝌蚪的生长过程。当然对孩子知识经验的归纳要以孩子的操作结果为基础,因为有时知识不一定是确定无疑的。如我班孩子记录的青蛙生长过程就多一个细节,那就是两条后腿不是同一时间内长出来的。的确我也在孩子们发现后看到了这一事实。如有疑问时可采用设疑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使探索活动深入下去,对孩子共同关注的探索内容可机智地将之转化为正规的科学活动,发挥正规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互补的作用。